第(2/3)页 于是,他脸上的笑容自然了些,因为开心,是发自内心的笑,所以自然。 “不错,正是在下偶有所发写的。” 那位客人死死地盯着那副字画,眼睛很红,说:“我想买下它,不知小先生可卖?” 少年僧人笑着说:“当然卖,不过我看您与它有缘,不如赠予你如何?” 那位客人有些悲伤地笑了笑,说:“小先生字画有灵,入目三分,能通心意,乃为无价之宝,说是赠予我樊宽,却是让我樊宽欠这小先生的恩情欠大了。” “我樊宽家穷,一生劳碌,如携一百盘缠来投靠姬羽将军,不如先付小先生五十两银子,待我建功立业发达时,再还小先生大恩?” 少年僧人怔了怔,一是因为他并没有想到这位看上去高壮不凡的客人,竟然会是来投奔姬羽将军的。 二是他难得白送字画,对方却视做大恩,要涌泉报之。 不过他日夜诵读佛经,心如止水之境,也若有所悟,若有所得。 只是一瞬间,便平复了所有的情绪。 他笑着说:“既然是缘,又何谈如何相报,难免俗气,樊大哥认为如何妥当,便如何安排。” 樊宽笑了笑,一边掏银子,一边说:“想不到益州也有小先生这般的可爱人。” 语尽,五十两银子便摆放在了桌案上。 少年僧人同时也去下了那副字画,双手呈上交给了樊宽。 樊宽接过了字画,一脸激动和感激地看着少年僧人,他还想说什么,但想起少年僧人之前说得既然是缘那句话,便止住了。 最终,他只是深深地看了一眼少年僧人和小乞丐,仿佛要将此二人印在脑海里一般。 一眼尽,樊宽拾起字画,转身而离。 走到店铺门口的时候,他忽然回头,咧嘴笑问:“小先生既然叫了我一声樊大哥,那樊宽斗胆请问小先生尊姓大名。” 虽然是咧嘴而笑,但他的笑容里还是有些大悲之容,而且他的眼眶还是很红。 但少年僧人却是一点儿也不介意,这样才显露出真性情来嘛! 他温和地笑着说:“免尊、大,姓朱名重!” 樊宽抱拳行礼,斩钉截铁地说:“樊大哥记下重弟了!” 言罢,他飒然转身离开了店铺,再没有回头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