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朱棣摆了摆手,示意朱高希坐下。 “方才我来得早,所以听到了你和我家夫人的对话。” “你这些计策看似不错,但忽略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!” 听到这话,朱高希那不服输的劲儿上来了。 “怎么可能?!” “你就没有想过,淮安曾是漕运枢杻,盐运要冲,“南船北马交汇之地”,坐落于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点,一旦那梅殷带着嫡系大军涌入湖泽为寇,靠着淮河水系打家劫舍,密谋造反,那该怎么办?” 朱高希听到这话,脸上却露出了自信笑容。 “他不会的!” “哦?”朱棣来了兴趣,“你为何敢如此笃定?” “因为梅殷早就失去了对那四十万大军的掌控权!” 朱高希笑着反问道:“倘若梅殷可以做到对这四十万淮安军如指臂使,那当初当今陛下杀入金陵,建文号召各地兵马进京勤王的时候,梅殷为什么没动?” 此话一出,朱棣瞳孔猛地骤缩! “梅殷不是不想动,而是他不敢动!” 朱高希直接给出了答案。 “因为这四十万淮安军中,大部分将士早就不想打这仗了!” “更有甚者,恐怕都想直接归顺投降于燕军,正是梅殷压制所以才不能得逞!” “一旦梅殷响应号召,带兵进京勤王,这兵马出了淮安,能不能团结一致到金陵暂且不说,就算他们到了金陵,是进京勤王还是刺王杀驾,那才是问题所在!” 话说到这儿,朱棣哪里还不明白。 淮安就是一座囚笼! 困住了效忠建文的驸马梅殷! 同时也困死了那四十万大军! “所以,梅殷不得不归降!” “除非他敢背负坑杀四十万大军的骂名!” 朱高希淡然一笑,将茶杯推向了朱棣。 “现在朱叔觉得,我这计策可有疏漏?” “堪称妙计!” 第(3/3)页